营地的动物保护措施是确保资源可持续获取与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。首要任务是合理规划动物栖息区域,将饲养区与生产区隔离,避免野生动物与驯养动物直接冲突。针对冰原环境的特殊性,需建造防风保温的兽栏,使用双层木板墙体和干草填充保温层,顶部铺设斜面结构防止积雪压垮。同时需定期检查围栏牢固度,防止极地狼等掠食者破坏。火龙田作为核心设施应远离动物区,避免高温惊吓牲畜,但需确保亚麻和棉花等饲料作物的稳定供应。

动物保护的另一重点是疾病防控与状态监控。冰原低温环境下,需在兽栏内设置火盆维持适宜温度,每日检查动物饥饿值和健康状态。饲料储备需分类存放,优先消耗易腐食材如雪球浆果,耐久食材如干草则需防潮处理。对于冰龙等特殊物种,需确保孵化室等级达标,孵化期间禁止其他动物靠近干扰。若发现动物异常行为或攻击倾向,需立即隔离并检查防御设施是否失效。

资源循环体系是动物保护的重要支撑。动物粪便需定时收集用于农田施肥,形成种植-饲养的闭环。狩猎获得的皮毛和脂肪应通过织布机加工成保暖材料,反哺兽栏的保温设施升级。水资源管理上,需建立封闭式饮水槽防止结冰,定期融化冰块补充。对于战斗类动物如驯鹿,需在雪橇装备中增设防护装甲,出征前后检查其体力损耗情况。

营地外围需设置拒马和陷阱带缓冲野生动物的突袭,夜间增加火把照明范围。针对寒霜军团的袭击,应在动物区附近部署自动箭塔,优先保护繁殖中的幼崽。所有防御建筑需定期维修,特别注意暴风雪后的结构损伤。人员安排上需保证至少一名专职守卫巡逻动物区,并配置应急治疗包处理突发伤害事件。
长期发展方面,应建立动物基因优化机制。通过选择性繁殖提升抗寒属性,优先保留高产量个体。定期派遣狩猎者捕捉新物种时,需遵守最低伤害原则,使用麻醉箭而非致命武器。对于已驯化的龙类,需通过技能书强化其群体增益能力,使其在保护其他动物时发挥协同作用。所有操作需在保证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进行,避免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。